衡量热处理油烟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一、质量浓度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测量油烟净化设备进出口处的油烟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来确定净化效率。在设备入口处采集一定体积的油烟气体样本,经过过滤、吸附等处理后,收集其中的油烟颗粒物并称重,得到入口质量浓度。在设备出口处以同样的方法采集样本并称重,得到出口质量浓度。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对于管道输送的热处理油烟,一般在距离弯头、变径管下游不小于3倍管道直径,且不小于1.5米的位置进行采样。使用专业的采样设备,如等速采样器,确保进入采样器的气流速度与管道内的气流速度相同。
然后,将采集到的气体样本通过滤筒等过滤装置。滤筒通常采用玻璃纤维材质,能够有效吸附油烟颗粒物。采样结束后,将滤筒放入恒温恒湿的实验室环境中平衡一定的时间,以减少环境因素对称重的影响。之后使用高精度电子天平(精度可达0.1mg)对滤筒进行称重,前后质量差就是采集到的油烟颗粒物质量。

二、光学法
利用光学原理,通过测量油烟气体对光的吸收、散射等特性来评估净化效率。例如,采用激光散射法,当激光束照射到油烟颗粒物上时,颗粒物会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物的浓度和粒径有关。通过测量设备入口和出口处散射光强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油烟颗粒物的去除效率。
安装激光光源和光电探测器,使激光束穿过油烟气体流动路径。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连续或间断地测量入口和出口处的散射光信号。需要对设备进行校准,因为不同粒径的油烟颗粒物散射光的规律不同。可以通过已知浓度和粒径分布的标准油烟样本来进行校准,建立散射光强度与油烟浓度的关系模型。然后根据实际测量的散射光强度变化来计算净化效率。
三、电学法
基于油烟颗粒物在电场中的电学性质来测量净化效率。例如,采用静电沉淀原理,让油烟气体通过一个电场区域,油烟颗粒物会带上电荷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移动。通过测量电极上收集到的电流或电量变化,可以推算出油烟颗粒物的浓度变化,进而得到净化效率。
构建静电沉淀装置作为净化效率测试系统的一部分。在测试过程中,记录设备入口处未经过净化的油烟气体产生的电学信号(如电流大小)。然后让油烟气体经过净化设备后,再次测量出口处的电学信号。根据电学信号的变化幅度以及通过实验建立的电学信号与油烟浓度的关系,计算出净化效率。同时,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电学测量的影响,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改变空气的介电常数等电学参数,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